青山有鹿

生死有时四季有时-青山有鹿大大太太的《明家七物》文评

引用文评结尾:【中国的古典文字,不是为了背诵考试,而是为了感受美,享受美。在生活中的某一个时刻,发现原来还能提炼成这样的美好表达,让平凡也变得熠熠生辉起来。】说的太对了,这是对于文学最高的解读,不在于你如何使用它,而在于你是否能在文学的吉光片羽中找到你能够表达的方式,这才是文学的意义。感谢创造文学并且在文学道路上孜孜不倦添砖加瓦的所有人,让文学浩瀚如海,繁星无极。

殿什么下:

序:感谢小伙伴们的大力推荐和中肯意见。决定从短篇开始投明诚的大坑。鉴于本人的虐点比较高,看文基本不哭,所以看到那种看了别哭的推荐语,特别有兴趣,而且鹿大的《明家七物》,也时时挂在那被人提及。看了以后要来谢谢推荐的小伙伴们,果然看了之后,觉得含英咀华,满口余香。

四季有时 思念有时

看了七物之后的第一直观感受,就是好饿啊!你让一个吃货在半夜里抱着电脑看着那些描绘买东西做东西吃东西煮东西的场景,简直就是杀了我吧,越看越饿,恨不得冲出去挨个买个遍,一件一件吃过去,如果什么都没有,起码买个方便面让吃货暂时饱腹而能支撑的下去。

但是七物里关于食物的描绘,又并非只是让人想大快朵颐,一饱口福,而更多的是一种意境的营造和一种情绪的表达。吃有时,吃的是一个讲究,一个精细。四季有时,什么时候什么食材正当季,什么要配着什么来,即使只是下酒的小菜,可能并不是大户人家的山珍海味,都是食物背后文化和历史的体现。看文中仔细描绘着阿诚如何学会做一份渍物,那种满满的画面感,仿佛是袁枚笔下的徐徐道来,又仿佛是寻常人家中的每日场景。写景虽然也是细细几笔,但令人觉得有景有境,如果去掉了,未免如色香味中失去了必要一环。

任何好的描写,如果没有情在里面,那么也都空有华美而不能打动人心。一个人愿意为另一个人早起做食物,必定是心心念念之人;而这份心意如果能持续到很久之后,简直是非大爱意而不能做到的。轻描淡写,细细体会却觉情深意重。其次,身在异乡说起故国,总是上来先第一句:家乡的味道。可见吃货的思乡之情,是和故乡的食物联系在一起的。那个记忆中的味道,才是我心心念念家园的味道。如果能在异乡吃到同样的食物,是不是也可以暂缓思乡之情呢?还是即使在异乡,也要上天入地,找到那个记忆里的味道,哪怕只是徒有其形,望梅止渴?作为一个吃货,一个在外的人,一个文字爱好者,能够在短短的一篇《渍物》里,看到的又只是吃而已。哪怕吃遍七海,最后期盼的,也不过是某个夜深人静小巷子的弄堂里,某人在一碗洒了葱花的面上加了几勺的咸菜肉丝,笑吟吟地端到你面前,什么都不说静静地看着你吃。

细细描绘食物比较多的,除了《渍物》,还有《风物》,南北的食物文化差异之外,还有的就是食物背后人文地貌的差别。把那种刀光剑影隐在吃食之下,远离勾心斗角的场所与某个人享受相处的片刻平静。除了食物之外,令人心动的回忆里,还有某个人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即使再落雪无声,回想起来,也是寂静缱绻。我看《风物》某些片段,仿佛是看《花样年华》中的慢镜头;同样把极淡极浓融到骨血,初见并不觉得如何,但是回味再三,却有情深不寿的心惊胆战。

静默有时 相处有时 

四五六的《礼物》《润物》《细物》更多偏重明诚性格的塑造和两人之间情感发展,从明诚开蒙开始,一直到上学读书,种种事件,都让人觉得啊呀,这两人是made for each other。或者,光源大哥是手把手地养成了一个合适自己的阿诚紫。大哥的风骨血气都在阿诚的血脉里流动。他收他的字,看他的文批,用他送的礼物,珍藏与他的回忆,哪怕时间已经飞逝到很久以后;他看着他成长,欣喜他的进步,气恼他的“不认真写字”,也心疼他的倔强和收到的伤害,但是又体贴用自己的方式看顾他的成长。并不是单纯地谁依靠谁,而是满满长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相互扶持。大哥种下一颗种子,怀着期盼并给予必要的成长要素,而种子也没有辜负种树人的期望,静默地长成了参天大树并为那个种树人遮阳挡雨;开始彼此并未怀着向对方索要的心理,却不知不觉中成为彼此重要的存在,这样的水到渠成天作之合,怎不令人羡慕,又怎么不令人唏嘘其来之不易?三种描绘的小物件,都是小玩意,但是就是小玩意,有大情义。而人生的日常琐碎和片段记忆,不就是由这些微细之物,微细之事,所组成的吗?

三篇里我最喜欢的,是《润物》。并不只是因为喜雨的关系,而是对老旧事物有偏好。最要紧的事,有什么比深深宅院这个场景里,美人们谈情说爱更好的呢?这样的雨里,感情自是可以如雨般润物无声轻轻悄悄地成长。而更要紧的是,雨把一切晕成了一幅山水画,而看着画中人走路,撑伞,吃食,听风,观雨,读书,真是美不胜收。如果说“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合适一个人辗转反侧听雨入眠,那么“天街小雨润如酥”就是合适两人并肩而行,就算是秋夜渐凉,能够一起觅食,靠近取暖,真是愿意用生命中那些浪费的狭长时刻,来换得此刻的记忆。这两人的感情有着雨的绵密却没有它的阴冷,融在家常的饮食活动中和那些承载记忆的小物件里,让人觉得真实而又厚重,或许身在幸福中的人并不自知,而在回忆和旁人眼中,却是一天一地的所有了。

悲恸有时 分离有时

把《念物》和最后的《无物》放在最后说,有种宿命之感。虽然不是按照原文的顺序来,但是却无比贴切。心心念念之物,到最后,也不过变成了无。《念物》的主题是家园,但是这家园,在最后一章,却是哪里都找不到了。

家园于大哥,有多重涵义。可以是一家几口的小乐园,那些亲人所在的地方,就是家园;也可以是儿时的旧回忆构成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倦怠时的理想和以后的憧憬;更是这个饱受摧残的国家的象征。中国人总喜欢把国家放在一起,没有国,哪来家;但又喜欢把家园放在一起,仿佛家里一定要有田园,可以亲近大地,逍遥自在,又好像家就是乐园,是无拘无束的地方。为了大多数人可以有这样家园的梦想,大哥的心理,恐怕也是做好了牺牲的准备。虽有悲恸,但并无不甘。怕只怕家园破碎,颠沛流离;叹只叹苦难重重,不知何时有边。大哥终于在画里看到了从小家到大国的渴望,也终于明了自己的道路和志向。“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看吃看的很开心的我,终于在看到这里的时候,有了泪意。某种大志向,是不能细想的,会让你汹涌澎湃,也会让你泪如雨下。

最后一章《无物》,被誉为是大虐章,但是这份虐,却是依旧和日常的饮食还有生活分不开。仿佛,一切都是一个美梦,来的又快又急,走的更加急促。原本以为满满当当,可以天长地久,却发现摊开手掌,能握住的也只有有你的记忆。

明诚虽然活着,灵魂却沉睡了。这不一定是件坏事,因为就算是沉睡者,也可以在另一人的精心呵护下,享受尘埃落定的平凡幸福。而于大哥而言,阿诚的意义,只要存在着,就已经足够。可惜,总有一些事情,让大哥不能放下。我喜欢最后一章上下,因为总有那么多惊心动魄的故事,在事后的叙述里,显得那么平淡,但对于当事人来说,可能就是生死的差别。竭力渲染的大场面,始终是落了下乘,而单单几句话,却得用各种脑补和几千字来阐明其中的惊心动魄和悲苦喜乐。大哥在狱中的回忆,是他在生死明昧时的解毒剂,也是支撑他活下来,熬到最后出狱的强心丸。阿诚对于大哥的重要性,始终被阿诚的静默掩盖着,连亏欠和心痛,都是无声无息的。而终于在这个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只能靠回忆过日子的囚禁时刻,大哥终于以一种人民群众不喜闻乐见的方式,体会到了。如果监狱生涯对大哥来说是一场梦,那么阿诚在这场梦里却是最大的真实。所有的愧恨和亏欠,都被放大到令人心碎的程度,敲到了大哥唯一的期盼里。成为支撑他熬下去的唯一的“微光”。

然后,梦醒了。真实却不在了,微光,消失了。

全文的最后一句话,是大杀刀。在那个暮春初夏的雨天哭泣的大哥,想的是不是:我亏欠你那么多,却来不及还你,连见你最后一面,也看起来做不到了。没有说出口的话,没有描绘来不及诉诸于口的痛楚,才是最可怕的。所有的心撕裂肺,落在字面上,也只有“哭声”两个字。而所有相见不能见的遗憾,想说说不了的话,也就隐没在这两个字里了。悲剧本来就是因为毁灭了美,而变成永恒的。而鹿大用了六章描绘了平淡生活的美与幸福,然后用一章把它们泯灭于一场绵绵春雨里,也算是丧心病狂(划掉)出手不凡了。的确是让人痛的说不话也无话可说。没有任何质问造成这场分离的原因,但在个人的悲恸中淡化但因为让看的人无法不追问而格外分明。这样想来,这个结尾倒也有“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了。

生死有时,重聚有时。

本文评已经省去对于其他人物的品评,比如大姐,细节处见其性情。集中说的,还是主角大哥和阿诚。然而,能说的少,看到的感受到的更多。这篇文,无疑值得反复读,并从细微末节里挖掘更多的。(别的不说,光吃的,我可以再看几十遍,然后按图索骥去找。)不过挖的越深,痛的越厉害。你能从这篇文里看到的心痛,取决于你的脑补能力。大家,适可而止。

白先勇的《树尤如此》,讲述的是他与爱人在一起平淡相处并在面对病魔时的努力但最终不果的故事。全文情绪基本稳定,鲜有起伏,但却真挚动人,令人唏嘘,借用此文结尾的话来表达我看了《七物》的感受:春日负喧,我坐在园中靠椅上,品茗阅报,有百花相伴,暂且贪享人间瞬息繁华。美中不足的是,抬眼望,总看见园中西隅,剩下的那两棵意大利柏树中间,露出一块楞楞的空白来,缺口当中,映着湛湛青空,悠悠白云,那是一道女娲炼石也无法弥补的天裂。

愿逝者安息,因为终有时日,会于某时地重聚,不再分离。

 

P.S. 感谢鹿大的文字,痛而过瘾。感谢推荐的小伙伴,好文没有错过。

P.S.2 中国的古典文字,不是为了背诵考试,而是为了感受美,享受美。在生活中的某一个时刻,发现原来还能提炼成这样的美好表达,让平凡也变得熠熠生辉起来。


评论(9)

热度(68)

  1. 共4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